擔擔麵最近剛漲價,就算漲也只有50元一碗,重點是真的很好吃。
(照片來源: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bajenny/2819660)
建中附近有一家很好吃的乾麵,
多半人知道的都是媒體爭相報導的那家『林家乾麵』,
我去吃過 一兩 次,還算不錯吃,生意也非常好,
但是我個人並沒有覺得非常好吃,
其實也不能說不好吃,
而是在距離他200公尺左右還有一家更合我胃口的小麵店。
這家麵店叫做『老建中』,
名符其實,這家麵店應該是所有建中人共同的回憶。
因為隨都可以看到滿滿的建中學生在裡頭狼吞虎嚥。
雖然我小時候念的國語實小就在建中旁邊,
而且當時也住在麵店附近,
但是小時候的距離感好像跟長大後很不一樣,
麵店距離我的老家大約10分鐘的路程,
但當時覺得很遠很遠,
所以並不知道有一家這麼好吃的店。
直到我退伍找到第一份工作後,
一位也是實小畢業的同事學長帶我去吃,
一次之後我就成為主顧了。
老建中的老闆跟老闆娘是一對十分樸實的老實中年夫婦。
尤其是用餐時間跟下午可以看到建中學生整票的湧進店裡,
其實我很怕遇到這種Moment,
年輕男孩子打完球後渾身的汗味非常影響食慾。
此外要是遇到整票學生也就表示你有得等了。
不時也會看到畢業之後的學長回來吃麵,
老闆夫婦好像跟所有來吃麵的學生都認識,
包含畢業的學長。
整家店充滿了人情味。
有一是我自己去吃麵,
剛好在我到達前1分鐘來了一大群大約20多個建中學生來吃麵,
老闆娘熱心又好心的幫我跟同學們說:
同學,你們有20多碗,讓這位後來的學長先吃好嗎?
我很感謝老闆的好意,
可能是因為不好意思,竟然衝口而出:我不是學長,我是國語實小的。
引起哄堂大笑之後,
老闆也從此記得我這個人。
這是一家沒有裝潢的小麵店,
但牆壁上滿滿的學生活動海報卻把店裡點綴的別有一番風味。
有合唱團的、柔道社的、畢業公演的…
因此麵店雖然不在學校裡頭,
但是就好像是學生在校外的一個學生餐廳一樣。
他們家最有名的是川式擔擔麵跟抄手,
嚴格說來並不是道地的川式,
但就是非常合我的胃口,
份量夠而且調味一點都不含糊,
喜歡重口味的朋友可以找個時間去試看看。
之前帶過幾個朋友去吃過也都讚不絕口。
沒記錯的話也是50元一碗,正常男生食量肯定可以吃飽
(照片來源: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bajenny/2819660)
除了上述的兩項主食之外,
一定要喝的就是他們家的蛋包湯,
我不曉得老闆娘在裡頭加了什麼神奇的配方,
簡單的蛋包湯就是鮮到一個不行,
曾經有一年春節前,
我擔心年假太長還特地在除夕前跟他們買了十份的蛋包湯。
相較於許多媒體熱烈報導的名店,
在口味上我覺得老建中一點都不遜色於任何一家,
而在價位及份量上來比較,
老建中大約150元就可以讓兩個人吃的又飽又滿足。
鮮少寫美食推薦文的我今天之所以心血來潮不是沒有原因的。
剛剛本來要去找組長推薦的深海魷魚羹,
但天有不測風雲,
昨天是下雨,剛剛是太陽太大,
於是我臨時起意決定到距離較勁的老建中吃擔擔麵。
更不測的是在大快朵頤之後,
我發現自己竟然忘記帶錢包。
出門忘記帶錢這種事情時有所聞,
但對我來說可生平第一次。
尷尬到了極點。
發現錢包忘了帶之後,
我還用慢動作假裝吃完作後僅剩的面渣,
等店裡都沒有其他客人之後馬上跟老闆自首。
其實我已經是熟客了,
也知道老闆應該不會懷疑我是要吃霸王餐,
但我還是十分十分的不好意思。
讓我感覺窩心的是老闆不只是說沒關係,
等等回家拿了錢再還就好了。
而是兩夫婦耳提面命的告訴我:
下次有經過再拿可以了,千萬不要特地跑一趟。
在享受他們濃濃人情味的同時,
我突然也想起同樣身為服務業的自己,
在遇到類似情況的時候是如何應對的?
嗯,還好,經過快速的反省後我很高興自己也是一樣的溫馨感人。
差別只是我沒有那麼用力的強調『不要特地跑一趟』而已。
欠老闆的100元我剛剛已經飆車回去還了。
除了感謝老闆跟再一次道歉之外,
我覺得我好像可以多做些什麼,
簡單的寫了這一篇用意是推薦但卻沒有照片的文章,
希望多少可以對他們的生意有些幫助。
下回去吃我會多補拍幾張照片,
有興趣的朋友真的可以去嚐嚐看。
老建中麵店 台北市泉州街39號
營業時間:大約中午到晚上八點 (晚上過了七點抄手很可能就賣完了)